-
氢能加快布局 实现绿色转型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在“碳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依托自身的能源产业优势,通过氢能产业的开发利用,研究绿色转型,改善了能源消费结构。他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氢能储运、应用示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措施,初步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氢能发展模式。 产业效益加快氢能产业布局 乌海位于内蒙古西部黄河沿岸,煤炭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发展,它拥有坚实的煤焦和氯碱化工基础,其中30多家公司与氢气相关,丰富的工业副产品生产氢气资源,并具有发展氢能产业的原料优势。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的加快,乌海正在研究更多 +
-
关于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将出台
加强顶层设计是当务之急 为了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的目标,氢能作为清洁低碳能源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关于深化污染防治斗争的声明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清洁柴油车(发动机)行动,原则上取消国家三级及以下排放标准。鼓励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使用,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司组织了一系列研讨会,围绕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填充和终端利用的整个产业链,分析和评估该行业的发展状况,深入探讨氢能产业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多样化示范应用、构建清洁低碳供应体系、制定和完善基本行业标准等问题更多 +
-
对氢燃料电池车多些耐心
数千辆汽车的生产和销售确实与国家和地方10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目标相去甚远,这让许多人对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提出了质疑。中国汽车协会最近表示,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方向没有问题。 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以及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趋势下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键战略目标之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汽车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文件将氢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需要进一步大力发展的领域。根据该计划,到2030年,中国将达到200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目标。 氢能具有热值高、零污染的优点,而氢燃料更多 +
-
市场机遇下的有力实施——国内外企业紧盯电解槽
隆基氢能首台碱性水电解槽下线。隆基表示,隆基氢能将于今年年底在无锡基地拥有500MW电解水制氢工厂的产能,这为2022年的批量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国际新闻报道,不久前,挪威氢能公司同意与电解质电池部件制造商天津汉氢源制氢设备有限公司在中国成立一家多股权合资企业,以在全球推广其绿色制氢技术。一旦成立,这家合资企业将在中国大陆建厂。一旦完全调试,每年生产300-MW的电解质电池。 中石化在制氢领域也有好消息。中国石化首个制氢示范站(PEM)于11月初开幕。中石化已经完成了从关键材料到核心部件再到系统集成更多 +
-
水电解制氢系统核心—电解槽
绿色氢深度脱碳的能量本质促进了变革 氢作为能源载体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补充电能。水电解制氢被认为是未来制氢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水电解制氢有可能将大量可再生能源转移到难以深度脱碳的行业,并已成为所有国家的方向和重点。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氢气生产国,现有工业氢气生产能力约为2500万吨/年,其中最大的比例是约1000万吨/年的煤制氢能力,其次是约800万吨/年的工业副产品。化石能源改革产生的制氢技术成熟、规模大、成本低,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然而,近年来国际氢能发展的好转与利用氢能减少二氧更多 +
-
光伏制氢提速!国内超42个示范应用项目探索“绿电+绿氢”模式
十年前,当地的光伏发电厂在全国各地建成。十年后,氢能产业正在全球蔓延,有可能用星火点燃燎原之火!“绿色电力+绿色氢气”氢气可能是实现二氧化碳中和的关键。政策推动和技术创新推动了光伏发电和电解制氢的普及和规模化发展。新的清洁能源经济已经出现! 光伏制氢被认为是未来新能源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国内光伏制氢正处于示范项目建设的早期阶段,目前阶段电解制氢成本较高是无法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的主要原因。未来,随着电解质电池等核心设备收购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光伏电价优势的日益凸显,国内光伏制氢的规模化应用将更加更多 +
-
全球首艘液氢运输船起航
12月24日,“SUISO FRONTIER”号离开了位于日本神户机场人工岛的专用货物处理基地,起航前往澳大利亚装载其首批氢气货物。目前预计这艘船将于2月下旬返回神户。 据了解,“SUISO FRONTIER”号全长116米,宽19米,约8000总吨,定员25人,由川崎重工神户工厂建造。船上搭载了川崎重工播磨工厂制造的氢气储罐,这种长25米、高16米的椭圆形储罐能够储存1250立方米的液化氢。 据国际船舶网了解,“SUISO FRONTIER”号已经在12月初入级日本船级社,这表明该船符合国际海事组织(更多 +
-
英国:新型铁基催化剂或让氢燃料电池成本大降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氢燃料电池,它使用铁来代替稀有昂贵的铂,使这项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氢燃料电池将氢转化为电,而副产品仅为水蒸气,这使其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绿色便携式电力替代品,尤其是汽车。然而,其中一个主要部件的高成本阻碍了广泛接受。这种燃料电池以铂催化剂为基础,铂催化剂既昂贵又稀有,有助于产生能量反应。 现在,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欧洲团队开发了一种仅使用铁、碳和氮(这些廉价且容易获得的材料)的催化剂,并表明它可以用于运行高性能燃料电池。她的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更多 +
-
我国氢能产业链供应体系尚不完
中国氢能产业的供应链仍然不完整,大规模商业应用之间仍有差距。我国已建成加氢站200多座,以35MPa气体加氢站为主,储氢能力较大的70MPa高压气体加氢站内占比较小。液氢加氢站和制氢及综合加氢站的建设和运行经验不足。目前,氢气的运输主要由长管气态高压拖车进行,管道运输仍然是短板的薄弱环节。目前,约400公里的氢气管道和仅100公里的管道正在使用中。管道运输还面临管道材料的氢脆现象,从而导致氢软化。即使在未来,管道材料的化学和机械财产也必须进一步提高。液体储氢技术和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储氢密度、安全性更多 +
-
氢能的开发与利用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
氢能在交通、工业、建筑和电力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运输部门,氢能被认为是减少长途运输、铁路、航空和航运中二氧化碳排放的最重要燃料之一。目前,中国主要生产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和重型卡车,数量超过6000辆。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中国已建成250多座氢站,占全球总量的40%,居世界第一。根据北京冬奥组委的数据,这些冬奥会展示了1000多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运行情况,配备了30多个氢加注站,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目前,中国最大的氢能应用领域是工业领域。除了其能源和燃料财产外,氢能也是一种重要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