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吸入六氟化硫中毒症状,电力行业注意啦!
定期吸入六氟化硫(SF6)气体对人体有什么反应?特别是用于能源设备行业的六氟化硫气体。吸入六氟化硫是无毒的,但在能源工业中,无毒的六氟化硫通过高压电弧分解成有毒物质。必须保护接触六氟化硫气体装置的人员。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六氟化硫中毒证据。合作伙伴应该小心! 六氟化硫中毒 约90%的SF6气体用于工业厂房的绝缘和灭弧。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六氟化硫泄漏,在设备运行后的切换过程中产生的电弧会导致在封闭高压电力设备的空腔中形成许多氟化物和硫化物。这些氟化物和硫化物大多有毒甚至剧毒,很可能导致六氟化硫中毒。虽更多 +
-
标准气铝合金钢瓶的特殊处理技术
A.标准气钢瓶的CL- 1 型特殊处理技术 该系列产品的特点是内表面涂覆光洁、憎水、耐蚀及化学惰性的涂层,具有很强的抗腐蚀和保持气体纯度的能力。可用于充装高品级电子气体,如硅烷、乙硼烷、磷烷、砷烷、氯化氢、二氯甲硅烷、三氯化硼及氨等气体,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该产品正逐步代替进口特种钢瓶,用于充装国内高品级特种气体和出口用特种气体。 合作方式:提供各种规格的特殊处理气瓶。 B.标准气铝合金钢瓶的CL-2型特殊处理技术 &nbs更多 +
-
全球首款 “氘气发动机” 不费油,把飞机送上太空
国内外爆火的《流浪地球》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了,人类非常渴望能在无尽的宇宙中,寻觅另一处适合地球人类“第二个地球”。但是由于科技技术的壁垒,人们还无法实现星际穿越这一科幻“臆想”,传统的火箭还无法实行远距离的飞行,所以抛弃化学燃料,找寻新能源和新的推进系统也是必行之路。 西交利物浦大学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突破,研究出一种可有效获取高纯度氘的材料。相关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 氢的同位素—&m更多 +
-
纽瑞德荣获2021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获奖名单》,武汉纽瑞德特种气体有限公司荣获技术发明奖-三等奖!为我们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好的基础! 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下发《关于2021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及行业专利奖申报工作的通知》(中石化联科发(2021)37号)以来,共受理技术发明奖67项,科技进步奖411项,赵永镐科技创新奖候选人9人,青年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候选人71人,创新团队奖19个,国际科技合作奖更多 +
-
全球最大绿氢项目在沙特成功落地
12月13日,世界领先的工业气体供应商空气产品公司(Air Products)宣布与蒂森克虏伯伍德氯工程技术公司(下称“蒂森克虏伯”)签署合同,为沙特阿拉伯的未来城市NEOM建设一个超过2吉瓦的水电解制氢工厂,这将是全球最大的绿氢项目之一。 根据合同,蒂森克虏伯将采用20兆瓦水电解模块为制氢工厂提供工程设计、采购及建设服务。项目投运后,项目合作伙伴NEOM、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和空气产品公司(由更多 +
-
科研人员提出生物质制备一氧化碳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研究员王峰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特聘研究员王敏团队合作,发展了一种光催化生物质氧化重整制备一氧化碳的新方法,实现多种生物质多元醇和糖类在常温常压条件下高速率转化到一氧化碳,为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开拓新路径。 作为合成气(H2+CO)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是费托合成等现代化工工艺的重要下游原料。将储量丰富、可再生生物质资源高效转化为一氧化碳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过程。目前工业上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一氧化碳主要通过热解、液相重整或干重整等高温气化过程,这些过程反应温度更多 +
-
海底管道运输二氧化碳英国的DNV做到了!
目前,英国一家测试机构正在联合评估北海南部海底管道用于二氧化碳(CO2)运输的潜力。 在位于英国斯帕达亚当的测试和研究中心独立能源专家和保证提供商DNV正在与温特夏尔·诺德兹(Wintershall Noordzee) 和OTH Regensburg应用科学大学(OTH Regensbur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合作,在二氧化碳管道的水下条件下测试压裂运行。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能源工业项目,该项目的早期更多 +
-
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与我司达成合作
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 是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线最完整的红外热成像芯片技术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拥有全球领先的、完全自主可控的制冷式、非制冷式探测器生产线及系统研发能力,是国家认定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国防安全、测温检测、安全监控、个人视觉、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 在行业内已持有多项专利证书,与此同时“红外热成像”技术也取得一定的成绩,目前正在研发制冷红更多 +
-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反应?
9月23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本年度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该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该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取得原创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9月2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淀粉是“粥饭”中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是面粉、大米、玉米等粮食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