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种气体行业的崛起,纽瑞德引领未来
湖北纽瑞德电子气体有限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凭借持续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逐步成为特种气体领域的标杆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纽瑞德在半导体等高端制造行业提供关键材料,并积极推动绿色制造与行业转型,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更多 +
-
氙气在航天中的革命性应用
氙气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中国成功绘制了氙气物理特性地图,为电推进系统提供了坚实基础。电推进不仅提升了卫星的有效质量和延长了使用寿命,还可以降低发射成本,推动深空探测任务的实现。通过自主研发的氙气物理特性试验系统,研究人员全面掌握了氙气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为未来的航天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多 +
-
为什么电子特气生产技术门槛极高
电子特气生产技术门槛高,因为要求纯净度和洁净度高。90纳米工艺的纯度要求在5到6N之间,杂质要求低于10的负9次方。同时,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精密仪器设备,资质壁垒也较高。由于国外企业垄断了超高纯特气,中国只能依赖进口,因此必须尽快开发...更多 +
-
中国纯氢冶金技术再突破,全球首套项目投产运营!
中国钢铁研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纯氢冶金项目在山东临沂盛大投产运营。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纯氢垂直炉技术,设备本地化率达到100%,金属化率超过93%。这一突破性的成果标志着中国钢铁行业在高水平技术自力更生和碳中和愿景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更多 +
-
氢能船舶时代渐行渐近:政策持续加码 全球研发提速
一方面,造船业的排放压力日益增加,这是一种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氢能船舶的应用场景正在出现,氢燃料电池船舶的全球研发进程正在加快。 “氨和氢能可能成为未来无二氧化碳海洋能源的主流替代燃料。”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科技委员会主任胡克毅对氢燃料作为船舶性能的应用前景持乐观态度。 目前,我国在氢燃料电池船舶领域正处于第一阶段探索阶段,已经有零星的示范项目,如中海集团2019年自主研发的2000吨自放电氢燃料电池船。以及大连海事大学新能源船舶动力技术研究院今年牵头的燃料电池狩猎“力虎”。在“二更多 +
-
神奇!“空气”竟然也能发电了!1天40000度,怎么做到的?
近年来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很快,但这些发电方式受环境影响较大,有时发电多,有时发电少,电量不稳定,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隐患。而储能技术可以把平时电站多发的电存起来,等到用电高峰时再释放出来。储能技术有很多种,其中利用压缩空气来储能的技术就非常神奇。 2021年10月份,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1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贵州毕节成功并网发电,电力专家把这个系统比喻成一个“超大号的充电宝”。 这个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的超大空间就是储能系统的车间。这里密布着管道和容更多 +
-
我国自主研发的氪、氙分离精制装置大大提高了氪、氙产量
氪气和氙气作为稀有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比氦气、氖气在空气中含量要低很多,氪、氙在空气中含量仅为1.14 ppm和0.086 ppm。已目前的技术来说,稀有气体的提取只能通过空分装置,暂无其他方法。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稀有气体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科研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以氪气为例,电子工业、电光源工业及气体激光器和等离子流中都离不开氪气。在欧美国家,氪气早已用作充填白帜灯。氪灯节省电能,使用寿命长、发光率高、体积小,如长寿氪灯是矿井的重要光源;用氪气还能制成不需要电能的原子灯;氪灯的透更多 +
-
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点火试车取得成功
9月27日,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短喷管推力室在其湖州自主建设的试车台进行了20秒的短程点火试车并取得成功。 2018年3月,“天鹊”(TQ-12)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设计工作完成,9月1日短喷管推力室顺利交付。该推力室是“天鹊”(TQ-12)发动机的推力室首批产品中的先行者,与全状态推力室相比,短喷管推力室不包含喷管延伸段,喷口面积比为4:1。 据了解,9月24日,“天鹊&rdq更多 +
-
Xe129“点亮”你的肺部
肺部重大疾病(如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且随空气污染的加剧而日益严重。MRI是一种重要的临床医学影像学技术,与胸透、CT和PET等方法相比具有无放射性的优点。然而,肺部大部分是空腔组织,导致其成为常规MRI的盲区。众所周知,不同肺疾病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特征会导致不同的通气模式,通过观测肺的通气模式能有效解释肺通气缺陷的病因。但是,目前现有技术难以精准刻画肺部通气的动态过程,因此亟需发展对肺部通气的动态可视化的新技术。 武汉一家研究生自主研发了超极化129Xe人体肺部MRI仪器更多 +